​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佛祖拈花一笑一念成佛)

2025-10-01 21:40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一念可以成佛,一念可以成魔(佛祖拈花一笑一念成佛)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说的是尘世中的一种因果关系。

人说,佛魔只在一念之间,成魔成佛全在一个念头的因果之间。古就曾云“念佛即佛,念魔即魔”,又曰:“一念成佛、一念亦可成魔”。所以,古来修行之人,一念而堕落者,不可数量。

故而,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成了谒语。

佛和魔之间并没有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近,近到可以是一层薄薄的窗纸,可一捅就破。成魔还是成佛,只不过是一个闪念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闪念,你可成佛,善念在心中;一个闪念,你也可成魔,恶念心满。就如最早这句话的出处一样,当年佛祖讲经,并没有说话而只是拈着花笑了笑,其他人都不明白,只有迦叶尊者回以微笑。于是,佛祖便说:得我道者,唯迦叶矣。讲的是,道,就在拈花一笑之间;道,亦在天地之间。一念可悟道。一念,亦可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人,是复杂的,亦是简单的。在人世间,修为之下,可成佛亦可成魔,本就是处在佛魔之间的。成佛亦或成魔,全然在人的顿悟一念之间。善者,诚谦慈勤俭也;恶者,欺骄嗔惰淫也。心善,则可成佛;心恶,则可成魔,人之善恶,全然来自于心生,亦来之于一念之间的顿悟里。

在这人世间,佛与魔是同源同生的。虽是相走极端的两个方向,却是共生在一个人心中的,也就是我们所谓说的人性。人性的善恶,也就决定了人是成佛还是成魔。也就是说,一个人体内是有善念也有恶念的,善者,只不过是将恶念压在心底深处了,被善念覆盖了,若是某一时刻,念头生恶念冲破层层善念的话,善者也会变成恶者,反之,恶者,若是心生善念,也会成为善者的。就如,古之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恶人也不是天生的恶者,是受世间各种因素所致、所影响而成为之的。

所以说,没有十足的恶也没有十足的善,要看的是一念的因果取决。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是佛家谒语。

本意是说人的本性均存有善恶两念,善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有的人忠厚老实,本性良善,由于某种因素会变成恶人。有的人怙恶不悛,经过改造教育成对社会有用之人。臂如:《西游记》之悟空顽劣狂暴,后经西天取经终成正果。东汉时蔡伦,位尊九卿的权宦,早期干政整死多人,后醒悟后半生行善,发明造纸术,终成一伟人。前期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主人物江亚对一些逍遥法外的犯罪和社会不平采取以暴制暴…

其实善恶存之一念之间,每个人都有善恶两念,当善念战胜恶念即成善,恶念压抑善念占得上风即成恶,君不见,一念间,多少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总之,绝大多数人的善念压上风,国法家规和社会興论善为主流,社会才井然有秩,健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