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反模型1:反向、反问、反复、反思

2025-09-30 12:59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四反模型1:反向、反问、反复、反思

可以反问自己,不要反问别人

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试着用一下“四反模型”,也就是反向、反问、反复、反思。

反向,就是反着想问题;反复,就是围绕目的不断变换招式;反问,就是问为什么不;反思,就是问还有什么。

反向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当中有一句名言:「反过来想,永远要反过来想。」

在思考过程中,反向叫做「逆向思维」。正面思考感觉茫然的时候,不妨尝试反过来推导。我们都玩过迷宫,从入口进去,想要找到出口,非常麻烦。可是如果把迷宫画到纸上,这件事儿就能变得简单,因为你可以倒过来思考,从出口出发,寻找去入口的路线,这种逆向思维,往往就能简单很多。

在对话过程中,反向就是反过来办难对方。《鬼谷子.反应》中说:“因其言,听其词,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也就是根据别人的话来分析 他的主张、想法。所说的话有不合理的地方,反着去推理,让他为难,他一定会有反应。

(在反向推理之前,如果对方的话不合理,不要马上斥责对方的话,而是从反面论证,这是陶弘景对这段话的注解中加入的内容“谓言者或不合于理,未可即斥,但反而难之,使自求之,则契理之应,怡然自出)

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最好能克服立场问题。很多时候,屁股决定脑袋,如果我们反向考虑一下,更能理解对方的诉求。

所以,反向既是逆向思维,也是换位思考。

反向,是逆向思维,也是换位思考

反问

我们可以反问自己,但不要过多反问别人。反问自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思路和办法。反问别人,也只限于提醒,而不是指责。

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妨反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不做的话,又能怎样?“

反问的话语一般是“你为什么不那样做”。虽然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方法,但反问别人的时候,则要留个心眼。如果你的反问能让别人好上加好,则可以大胆去问。如果别人失败了,正在气头上,你千万不要反问人家为什么不这样做或为什么不那样做。

也就是说,反问,是为了提醒对方,但绝不是质疑或指责。在对方没有主意的时候,不妨问一下“你为什么不试一下这个办法呢?”在对方的行为还没有发生时,可以反问的形式来引起对方的重视,点到即可。

如果对方行为已经完成,事情有了结果,就不能用反问句了。因为反问句的杀伤力太大了,哪怕你完全善意。但是只要你用反问句开头,别人听起来你的话里充满了火药味。比如,别人排了半天队,结果没有排到位,正在气头上,你反问一句“你为什么不早点去排队?”别人一听,一定会炝你几句:“用你管,你厉害你去。”

反向,是寻找思路;反问,是优化思路。当我们找到思路后,就要进行反复思考和验证,这就要说到”四反模型“中其它两项:反复和反思。

反复和反思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反向,反问,反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