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会当汉奸?

2025-03-12 19:31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为什么写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会当汉奸?

人性是十分复杂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到最后一刻,都很难定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是白居易写的用以辨别人性真伪的一首小诗,有两个典故:

其一是周武王死后,成王还年幼,由王叔周公姬旦摄政。管、蔡、霍这三位王叔则造谣说周公想篡位。周公感到恐惧,避居于东,不问政事;

其二是王莽在篡位之前,一直表现得温、良、恭、俭、让,而且笃信儒学,活脱脱一位儒家的大圣人,结果呢,却干了篡权乱政的勾当,成了一位乱臣贼子;

你敢信吗,王莽差点成为儒家圣人!

如果说当时他们就死去,没有后来,那么周公可能就会被人误会为架空周成王的权臣,而王莽,则会成为备受后代称颂的谦谦君子。

人性,需要时间去考验,不到最后一刻,都很难下定论,所以古人有句话叫”盖棺定论“,就是这个人死了之后,才能对他的一生做总结。

如果汪精卫死得早一点,那绝对是年轻有为的革命家,有志青年,这个毫无疑问。

后来成为汉奸,他自己可能觉得自己是在忍辱负重,总之,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他既然已死,就能盖棺定论了,这就是个汉奸!

真是一失足就成了失足男

历史上这样晚节不保的人不在少数,比如严嵩,人家年轻时竟然还因为看不惯官场腐败,不愿出来做官呢,甚至隐居10年,这时的严嵩,妥妥的是个高洁之士,谁能想到,等他掌权后,会成为大明最知名的权奸。

年轻时,谁还没点理想?

或许,严嵩、汪精卫之流的初衷,也是好的,这个世界上没人愿意遭受万世唾骂,但是后来的环境改变了他。

严嵩可能发现,如果他再不同流合污,他就永远上不去,进不了权力中心,而汪精卫可能认为,中国必然失败,那还不如早点依靠日本。

但是,还有个细思极恐的事,如果王莽成功了呢?如果汪精卫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