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中学春风化雨30年

2025-04-26 01:30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广州开发区中学春风化雨30年

为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培养幸福的未来开创者

1988年,一所为落实“以一流的教育匹配一流的园区”方针而投资创办的学校——广州开发区中学诞生在了广州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2月22日,这所敢为人先,始终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中学将迎来30周年校庆。30年来,广州开发区中学“开梦想之先,发真我之华”,勇立潮头、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培养出一批批面向未来的开创人才。“全效共振+互联网”智慧教学的全面开展,更是展现了黄埔区智慧教育的样板校、广州市智慧校园建设实验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的现代风采。

重构课堂教学程式,践行先进教学理念

走进广州开发区中学,就能感受到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开发区进取精神已经融入开中人的血脉。三十年来,开发区中学一次又一次扛起教育改革的旗帜,而2008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则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石。“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总思路,注重顶层设计,不照搬经验,不简单模仿。十年间,开发区中学的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从未停歇。结合学生们普遍存在“三好”(好秀、好动、好胜)的特点,尊重学习规律、大胆变革教学程式、重构教学体系,使课堂能够给孩子提供积极体验及发挥学能、自主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以高效课堂切实有效地减轻孩子课后沉重的作业负担,很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內驱力。开发区中学的课堂是这样的:老师先用1-2分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再由学生反馈自学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探讨,实现“兵教兵”。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进行点拨和指导,最后是知识点的应用、拓展和提升。老师变成了课堂的导演,学生们才是课堂上的主角。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全方位培养了核心素养。

“全效共振+双网+双R”,探索未来教育新路

2016年开始,开发区中学积极探索“全效共振+双网(互联网、物联网)+双R(VR、AR)”教学模式,全面实施“全效共振智慧课堂”。开发区中学校长龙国明强调:“智慧课堂是具有‘个性化、资源化、互动化、社群化和数据化’特征的课堂,是智慧教师以教学智慧开启学生智慧的课堂。各科教师精心设计自学任务单(目标教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以‘互联网+智能终端(PAlD)’信息化教学为辅助,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基本原则,让教学充满智慧的挑战”。

目前,开发区中学正在推进《广州开发区中学智慧学校建设战略规划》以及《整体升级解决方案》,引领学校在广州率先建成智慧校园。学校的智慧课堂已升级为2.0版,软件硬件已升级为互动化,将自动语音识别、自动评卷等现代信息技术带入常态课堂,汇集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生活、智慧评价为一体,探索和实施智慧学校建设。“全效共振+互联网”与智能终端设备和大数据分析系统有机衔接,智慧教育理念与深度学习下自主建构,个性化学习与泛在学习社群的前瞻思维与“互联网+”前沿技术完美融合。开中实施的全效共振智慧课堂锻炼和培养了大批名师,省名师工作室已在学校挂牌。作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校本建设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单位,教育部2015、2016国培计划全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实践导师单位,近五年,全国各地先后有800余名校长、8000多名教师前来跟岗或者交流学习。

不忘初心育分育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德育教育也是开中办学的一大特色。学校本着大德育的概念,把思想品质的培养、心理健康的塑造都纳入德育范畴,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开展教育,创设了“三自”“五心”的德育模式。结合传统节日,一月一主题,由班级创造性开展具体活动,如到敬老院献爱心、食堂志愿者、为母亲写一封信等,把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活动具体化。龙国明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称为“3 D德育”: 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通过“学习伙伴制”和“成长导师制”来落实“三全”。以组为单位,每组一个导师,导师要做到“四导”——人生向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方法引导。此外,学校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和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开发区中学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口皆碑。“十年改革、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可以说我们的育人模式基本成功了。”龙国明说。广州开发区因改革而生,伴开放而长,靠创新而强。广州开发区中学就是汲取开发区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精神滋养而成长的。学校近十年坚持教改创新,“全效教学”“智慧课堂”成效突出、特色显著,已为“未来教育先锋校”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