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不烧油只烧水,你信吗?

2025-08-09 20:37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汽车不烧油只烧水,你信吗?

近日,有扬州市民向江苏新闻广播反映,扬州市面出现了一种号称“合成氢动力水”的燃料,可以直接代替汽油驱动汽车。记者调查发现,想要购买这种“动力水”必须缴纳数千元的“会员费”,如果能拉来亲朋好友参加“项目”,还可以领取巨额“业绩奖励”,年入百万。真的吗?

“氢动力水”可代替汽油驱动汽车,是真的吗?

这几天,在扬州市民王先生的朋友圈里,经常有人向他推荐一种名为“合成氢动力水”的产品,号称可以替代汽油驱动汽车,每升只要4元钱,比汽油便宜不少。

起初,王先生以为这仅是市场常见的燃油添加剂,但经过了解后,这类产品的销售模式引起了他的注意。“汽车不用加油了,改成加“氢动力水”。要用的话,要交2680元。我一听两千六百八我就起了疑心。然后我再三了解还发现,你用了这个产品,入了会员之后,他会让你去发展下线,拉一个多少钱拉一个多少钱。然后你下线的下线,还是算你的业绩,算你的“单子”。

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在扬州市邗江区某小区的一户民宅里见到两位销售人员。只见销售人员一边从一个白色塑料桶中倒出了一些有刺鼻气味的无色液体,一边向记者介绍,这就是所谓的“氢动力水”。与此同时,他们还拿出一些汽油做了燃烧对比试验。相比汽油燃烧时的滚滚浓烟,“氢动力水”则类似酒精,燃烧时发出蓝色是光芒。销售人员称,这就代表他们的产品更清洁,更环保。

产品标识不清,标准不明,“代理”挣钱就靠拉人头

在塑料桶的外包装上可以看到,产品名称是“新能源汽车离子清洁剂”,生产企业为“杭州和众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地为广西桂林,没有标明具体成分。

记者查询外包装上的“执行标准号”时发现,该款产品的执行标准号既不是国标,也不是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当记者咨询,是否有公司营业执照或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等书面材料?销售人员却避而不谈。

而在几分钟的产品介绍后,销售人员话锋一转,开始介绍起这款产品所谓的“销售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入会会员再去发展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入“组织”,只要人头拉的够多,月收入数十万元不是梦,还有轿车赠送。

销售人员表示,“ 满150单的时候就可以拿1600一天,我们这里面的老师基本上一个月就能完成了。月收入几十万很正常啊!拉到250单的时候是2500一天,每天发放,等于7.5万一个月。380单的时候就是3400一天,这时候小封顶的时候公司会送你一辆10万块钱的轿车。”

在公开资料上,这家名为“杭州和众社”的公司成立不到3个月,经营范围为新能源技术、电子商务等,但不包含危险化学品的经营,既没有官方网站,官方的售后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

这样的销售模式是不是一种变相的传销骗局呢?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向扬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处进行了反馈,公平交易处副处长江萍表示,目前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群众举报。但就记者提供的相关信息来看,此类销售行为符合非法传销“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三个要素。扬州市工商局相关处室近期将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对事件展开调查。

业内人士:“氢动力水”就是醇类兑水,和酒精没有本质区别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市面上出现的各类号称可代替汽油的“氢动力水”并不罕见,但实际上,这些产品并非什么高科技产品,基本上是集中不同类型的甲醇混合配比后加上部分水勾兑成的,对汽油发动机的腐蚀性和对橡胶材料的溶胀率都较大,且易于分层,起步加速性能、低温运转性能和冷起动性能不及纯汽油。

实际上,此前已有不少打着“新能源燃料”幌子的传销骗局被戳穿。2013年,河南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以销售新能源氢燃料的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多人被判处无期、有期徒刑;今年5月,宿迁市市场监管、公安机关联合执法,对一个名为“中华车友联合总会”的传销组织以“汽车加水”为幌子,层级拉人头模式的非法传销活动进行了打击,查获涉案人员100余人。7月4号,解放日报发文题为《朋友圈被神话的三无尾气清洁剂,成分99%是甲醇》,直指众链、车小将等多种号称可以完全替代汽油的尾气清洁剂 并非所谓清洁能源,而是各种醇类燃料的“马甲”。长期使用不仅会严重损害汽油发动机,而且有非法传销的嫌疑。

通过近年来的新闻,我们也能看到,传销陷阱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分辨,从控制人身自由的所谓“北派传销”,到以精神控制为主的“南派传销”,发展到现在这种销售所谓新能源产品的传销行为,不法分子的歪点子也在日新月异。但入会缴费、层级制度、巨额回报的特点却从没改变。

我们也提醒广大群众应该擦亮眼睛,看到“入会费”等字眼、超高额层级回报奖励等诱人回报时,要千万留意,不要误入陷阱。同时,我们也希望,负责查处、打击非法传销的相关政府部门,增强对新型传销的打击力度。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俞声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