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我军的三三制战术?我看显然不是

2025-01-12 01:06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有人说这是我军的三三制战术?我看显然不是

我们先来看张老照片。

前段时间看到有人用这上面这张照片来说明我军的三三制战术在突击冲锋时是如何灵活,如何便于发扬火力,减少伤亡。不错,三三制战术确实有很多优点,但用这张照片来说明,我觉得是用错了地方。

1、先说说什么是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战术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是我军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在突击冲锋时,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军区编制的战术教材里对三三制战术的图解

2、那照片上表现的是不是运用三三制战术冲锋时的场景呢?我看不是。

首先,晃眼一看,照片上确有三名战士貌似组成战斗小组并正在突击前进,但我们对这张照片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谁见过一人拿两支枪去突击的?李向阳?不对啊,别个李向阳也只是手拿两支短枪,也没见他拿两支长枪啊。难道我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已强大到可以一手汉阳造,一手歪把子的去突击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次,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个是运用三三制战术,在战斗中成功击毙敌人,缴了敌人的枪。但这也说不过去啊,战场上有两种情况可以拿敌人遗落在地上的武器,一是在战斗中自已的武器损坏、丢失或没子弹了,二是战斗结束后清扫战场时。从照片上看,不应是第一种情况,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既然都开始打扫战场了,还用得着三三制战术?

第三,表现战斗进攻的照片,我们基本上看到的都是从战士后面拍摄的,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在战斗进行中,是不可能允许这些摄影记者跑到正在冲锋的战士前面去!这是真刀真枪的打仗,不是拍电影!而这张照片的拍摄角度,有理由让人怀疑这不是突击冲锋时的场景。

可见,这张照片展现的并不是运用三三制战术进攻冲锋时的场景。

3、那么,这张照片到底是在展现什么?

如果这张照片所要展现的是撤退或者转移阵地时的场景,那么上面那些不合理之处都通通合理了:在一次战斗中,战士们接到撤退命令后开始迅速后撤,当然撤退时捡起地上牺牲战友的武器那时必须的,尤其机枪这种大杀器,更是一定要带走。这时,摄影记者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刻,随后和战士们一起撤出战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所以说,这张照片展现在并不是运用三三制战术冲锋时的场景,而是部队撤退时的场景。如果硬要和三三制扯上点关系,那就是照片上确实有三个人,仅此而已。

实在要用照片来说明三三制战术,我倒觉得可以用下面的图片,各位觉得如何?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期间我军战士向敌阵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