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图文讲解

2025-03-13 03:58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国学经典《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图文讲解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国学小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国学经典《三字经》中“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的相关讲解。

为人子:为是作为的意思,子是指孩子方少时:方是正当、正是的意思亲师友:亲是亲近,师是老师,友是朋友的意思习礼仪:习是学习,礼仪则是指礼节和仪式

那么整句“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的含义是:

作为子女在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从他们那里学习礼节和仪式。

这句《三字经》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我们能学会亲近良师益友,那么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特别是在礼仪与文化知识的传承中,

长辈对晚辈的熏陶、教导是最容易和最高效的途径。

所以年轻时不妨多亲近师长,一定会受益匪浅,少走很多弯路。

与这句《三字经》讲述的道理相关,有一个小故事叫做《程门立雪》。

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杨时。有一次他因为对张载所著《西铭》不甚理解,他不怕寒风刺骨,约着他的朋友游酢前去向程颐请教。

他们到程颐家时,突然大雪纷飞,进得门来,程颐正在睡觉。他们为了不影响程颐休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等候。

待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厚了。程颐醒后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和他们讨论张载之学。经过一番研究,杨时便豁然明白了。

故事讲完了,其中的道理你都明白了嘛?

好了,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小呆的讲解,请点关注,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