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示

2025-03-14 05:00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示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巜自由与爱情》的后两句,前两句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最早由“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即白莽)译介过来,由鲁迅先生的鼎力传播而为国人所知。特别是这首诗出现在鲁迅的巜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由这经典语文教材的传播,被一代代莘莘学子所耳熟能详。

该诗平白如画,朗朗上口,很是被人喜爱。尤其那为自由可抛弃生命与爱情,有很大的激励启发意义。但对“自由”两字的正确理解,才是关键所在。裴多菲此诗作于1847年前后,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已达白热化的程度,人民遭受侵略和奴役,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水深火热之中。他大声疾呼“难道我们要世代相传做奴隶吗?难道我们永远没有自由和平等吗?”,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他火力全开文武并用,一边赋诗作文,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投入战斗,一边亲自领导首都布达佩斯的武装起义,在克什堡同沙俄军队作战时壮烈牺牲,年仅26岁。可见裴多菲诗中的自由,决非是追求的个人自己的所谓自由。

在今天这首诗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譬如疫情袭来,解放军战士、白衣天使等各行各业的英雄们,闻令而动冒死逆行。他们为了武汉,为了湖北,为了全国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不也同样是为尽快战胜疫情,让全国人民早日恢复平时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把自己的生命爱情,都置之不顾。慷慨赴难,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大爱之歌。象钟南山、李兰娟院士,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除夕之夜亲赴疫情最重的武汉,和广大医护人员一同战斗,鼓舞和感动了国人,国人也吃了定心丸。还有很多很多,可谓繁星座座,群英荟萃。他们才是追求自由的楷模,我们应该大力追捧的时代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