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革命老区,传承红色文化-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2025-10-01 10:02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走进革命老区,传承红色文化-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兴建于2009年,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红色旅游、红色写生、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 。

高克亭(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说: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

这个院子大家不陌生,周迅版的《红高粱》取景地

从景区东门进入,在景区的南部是红色教育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嫂纪念碑

“红嫂”是历史赋予沂蒙妇女的特殊称谓。它来源于抗战时期发生在沂南县的一个真实故事--明德英“乳汁救八路军伤员”。1960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变为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电影《红嫂》等艺术作品在全国传唱。从此《红嫂》就成为在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共同的名字。

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

这组浮雕展示的是:永远的新娘--1945年的4月份蒙阴县李家保德村有一个姑娘叫李凤兰和邻村的王玉德订了婚,但还没等到办婚礼,王玉德就参军入伍上了前线。李凤兰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好姑娘,为了让未婚夫安心打仗,就提前住进了王家,照顾王玉德的老母亲。但是李凤兰始终没有等到未婚夫的归来。直到十二年后才终于等来了一封信,是他未婚夫的革命烈士证书。李凤兰终生未再改嫁。